

作者: 来源:校医室 发布时间:2025-02-14 阅读次数:0
2020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众志成城战疫情,科学补碘保健康”。通过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使公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做好科学补碘工作,进一步了解全社会对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成效。
一、人每天需要多少碘?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推荐摄入量(RNI):0-6个月为85微克,6个月-1岁为115微克,1-10岁为90微克,11-13岁为110微克,14岁及以上成人为120微克,孕妇230微克,乳母240微克。
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每天摄入量,当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可以认为有摄入不足的危险。当然,人体每日碘摄入量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成人可耐受最高碘摄入量(UL)为600微克每天。
二、居民碘摄入来源有哪些?一般人群如何补碘?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人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环境获取,单纯从碘盐以外的食物和水中获得的碘不足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碘摄入量。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水。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碘量约为25-50微克;如果不特殊添加富碘食物,则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和饮水中获得的碘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按照我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如果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毫克/千克,每天摄入5克食盐,烹调损失率按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微克;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120微克每天);因此,除了居住在高水碘地区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居民应食用加碘食盐。
三、孕妇、哺乳妇女、婴幼儿需要额外补碘
在食盐加碘含量调整的情况下,一般人群普遍达到碘营养适宜的水平,但由于孕妇、哺乳妇女、婴幼儿碘营养需求量大于一般成人,摄入的食盐量可能又比一般人少,因此这些人群仅食用碘盐不能满足机体碘营养所需,需要额外适量补碘。
四、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过多
我国不同地区食盐的每日摄入量差异较大(人均普遍超过推荐的每人每天食用不超过5克盐的标准),从加碘食盐中获得的碘量也会有差异,为了使人群获得适宜的碘营养,不提倡过多吃盐。从防治慢性病的角度,盐摄入过多也容易引起高血压等慢性病,因此吃盐应适量。
五、甲状腺疾病患者如何补碘?
我国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018年5月最新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补碘指南》指出: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
应限制碘摄入,尽可能忌用富碘食物(含碘盐)和富碘药物。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
从程度上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导致甲减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破坏、外照射、碘缺乏或碘过量等。
如果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完全破坏所致甲减,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因此,食用加碘食盐或未加碘食盐对甲状腺无明显影响。
如果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甲状腺组织尚有残留,可以正常碘饮食,包括食用加碘食盐。
碘缺乏所致甲减往往发生在碘缺乏地区,食用加碘食盐是最有效的方法。碘过量所致甲减程度较轻,常见亚临床甲减,此时需查找碘过量原因,限制碘的摄入,如避免饮用高碘水或食用过多富碘食物等。
3.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
建议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适当限碘。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但适当限制海带、紫菜、海苔等富碘食物的摄入。
4.甲状腺结节:
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女性和老人多发。多数甲状腺结节病因不清。碘摄入量过多或不足都能使结节患病率升高,所以要适碘饮食(包括不要食用过多盐)。
如果甲状腺结节有自主功能伴有甲亢,则需限制碘摄入。
甲状腺癌患者一般可以正常碘饮食,如果手术后行放射性碘清甲或清灶治疗,治疗前需要低碘饮食。
5.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甲状腺激素来自母体和胎儿。在妊娠前半期,主要来自于母体。所以,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也要摄取足够的碘以供给自身和胎儿碘营养所需,否则容易造成胎儿碘营养不足,食用加碘食盐是最好的方法。患有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妊娠妇女,还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
(转自: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供稿:校医室 编辑:沙景雯 审核: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