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5-85289788校长信箱  个人中心

校园动态

名师汇聚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教学开放日火热开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5 阅读次数:0

12月11日上午,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开展了以“聚焦二主三度,共生乐知课堂”为主题的第二届教学开放日暨建邺区高中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在当天的活动中,建邺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与来自金陵中学、南京一中、中华中学、南京十三中、金中河西等名校的名师们共聚一堂,各展风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11个学科的教学展示同步开始,建邺高级中学老师首先带来第一节课,其他名校名师随后带来第二节课。精彩的展示课后,与会的专家们在各学科教学点进行现场点评并开设微讲座。

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推进基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建邺高级中学“二主三度”课堂评价体系,提升课堂教学质效,助力学校新时期高品质发展。建邺高级中学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助推学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搭建与兄弟学校共研共进、共生共创的平台,探索高中课程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共谋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邺高级中学“二主三度”课堂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二主”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三度”是“关注思维训练的强度,关注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度,关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度”。在当天的学科展示课上,名师们也是紧紧围绕“二主三度”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在语文学科教学点,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罗春梅老师首先授课《屈原列传》。罗老师表示,屈原是一位诗人,《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她希望把这节课上成一首诗。 罗老师首先用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作为导入,并用这句诗将这节课的三个环节串起来。课堂最后,罗老师结合100岁的叶嘉莹女士的去世,让同学们在课后查阅资料,理解叶嘉莹女士所提出的“弱德”精神,并且思考这个精神和屈原的、司马迁的精神有什么相似之处。

南京市青优、南京市第一中学翁靖琳老师随后围绕《五代史伶官传序》进行授课。她在课堂上设置了“文学社开展和文忠公一起读历史活动”的情境,与欧阳文忠公对话,一起读历史、评历史、悟历史。在补写诗歌的活动中,师生共同梳理《五代史伶官传序》观点,欣赏文忠公的笔法,并尝试借鉴创作,学以致用。

在英语学科课堂上,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建邺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邓晓红老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是指导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关于“时间胶囊” 的信息,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介绍1939年世博会时间胶囊的语篇,熟悉时间胶囊的内容和意义,实现知识的内化,并启发学生思考新科技的利弊;随后组织学生针对话题展开讨论,确定放入时间胶囊的物品;最后完成一封写给2050年的人们的信。

邓晓红老师表示,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并运用所学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通过综合技能训练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刘凤老师则围绕“海上航行”这一话题展开,介绍了航海家郑和和哥伦布。这一板块旨在使学生了解两位航海家的基本信息,理解探险家精神及品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总结历史文章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得主、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得主、金陵中学刘挺老师带来的是现代舞《APT》的展示课。动感的音乐中,建邺高级中学的同学们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学习和掌握舞蹈的组合动作,练习身体的协调性与韵律性。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上,同学们沉浸在舞蹈和音乐中,绽放着活力四射的青春风采。

高二(4)班的许褚凡同学表示,这节课非常有意思,在刘挺老师的耐心教学和示范下,同学们学会了很多高难度动作,“现在高二学业紧张,我们学校每周都有舞蹈选修课,我都会参加,跳舞让我身心放松,能有效缓解学习上的疲劳”。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各个学科的专家到现场听课。展示课后专家们对课堂进行了精彩而深入的现场点评、同时开设微讲座,让老师们收获颇丰。

供稿:刘静  编辑:沙景雯  审核: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