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学工处 发布时间:2024-10-28 阅读次数:0
今天是10月28日,本学期的第九周。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一(1)班班长陈浩冉,他的座右铭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另一位是高一(1)班历史课代表邱梓芊,她的座右铭是: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良好的心态便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晨会心理健康中心吴梅老师的国旗下讲话主题为《谈心健心》。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身为一名心理老师,我很喜欢和同学们谈心。听大家谈论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常给我很多启发。
记得有不止一位同学曾和我分享过自己的学习感悟。巧合的是,他们的学习动力都是源于对老师的喜爱,继而从内心中生发出想要学好这门课的决心。然而却被劝说:“学习不是为了别人,学习为的是你自己!”听到这样的反馈,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自己那份真挚地情感没有被理解。在我看来,学习的动力源于想要得到你所倾佩的老师的认可,这并非微不足道,恰恰饱含了生命的真谛。当我们萌发出愿意为了他人而去改变自我的时候,这其实是人性中最温情一面的体现。它象征着一种人格特质的形成。所以,下一次,当老师们再听到学生这样说,也不必慌张,大可以坦然接受,因为一定是你的某种人格魅力滋养了学生,所以学生才与你产生了情感链接,自然地想要去“回报”你。如果我们的行为动力都是来源于我们自身的一种情怀,一种人格特质,而并非某个简单的外在目标,那么它自然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考失利”会成为一部分同学内心深处无法轻易抹去的创伤,他们甚至很怕高考时也重蹈覆辙。那是一种如影随形的恐惧感。这一恐惧本身则具有其意义,它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印记,一种深刻的提醒。当恐惧感在你的头脑中过于活跃时,它会分散掉你大部分的精力,降低你的学习效率;也会在考试时,束缚你的思维,使你无法发挥出实力水平。所以,让恐惧占据你全部的认知世界,并非理性之举。如何破局?你需要找回对自己的控制感。就像我们身体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病毒那样,你需要提升现有的认知,构建一个更大,更高维的信念系统来容纳这一具有破坏性的恐惧感。记得在我儿时,有个动画片很火,叫做《圣斗士星矢》。主角每次反攻前必喊的一句口号就是“燃烧吧!我的小宇宙!”那会儿,我觉得挺中二的,现在想来,主角的内心是很强大的。所谓的“小宇宙”,就是内心有一个强大的信念系统。遇事不气馁,冷静分析,勇往直前。
我和父亲也常会谈心。一次,聊到我那已过世的祖父。父亲想到了祖父的一些古怪之处,说:祖父在退休之前,每个周末都会去花鸟市场买一盆花。这几乎成为了他在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要知道那时候还不是双休,一周就休息一天,但是祖父却愿意把休息时间花在选购一盆心仪的花上,这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真的很喜爱花。为此,父亲还专门为祖父搭建了一个养花的小阳光房。可当祖父退休之后,却一次都没有再去买花了,难道祖父并不是真的爱花吗?父亲对此很不理解。对这一行为的反思,让我对“幸福感”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看来,对于祖父来说,拥有一盆花的幸福感是和忙碌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工作充满压力感,所以内心才会萌发出选购一盆花的想法。而当退休之后,工作的压力感消失了,买花的动力自然也就没那么强烈了。心理学家申荷永也曾说过:生活就像一根棍子,一头是快乐,另一头是痛苦。你捡起了这根棍子,就不可能只要快乐,不要痛苦。正因为我们有口腹欲,所以美食才会令我们向往;正因为我们害怕孤独,所以才会体验到交友的快乐;正因为我们肩上有压力,所以才能体会到娱乐的快乐;也正因为学业不易,所以当我们进步时,才能体会到那份难得的成就感……一切艰难困苦之中,其实都蕴藏着幸福的种子。
同学们,今天我又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交流了一些我对人生的感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有空的时候,能到明理楼三楼找我、找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来探讨人生话题。让我们坦诚交流,共同成长!最后,期望大家能在无限的世界里,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而又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创造无限的可能!
谢谢大家!